?
規范化線圈施工是保證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由于環形線圈車輛檢測器是一種高精度的測量傳感器,對線圈參數指標的要求很高,嚴格的工程質量把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里特別提醒集成商和工程商一定要重視線圈質量,因為封路手續、路面切割費用、線材消耗、線圈壽命等均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為了對甲方的工程質量負責,降低自身的維護成本,盡量做到一次成功,避免返工現象的發生。
1線圈材料
一般可選用聚乙烯AWG16~22,截面積≥1.5m㎡的多芯高溫防腐蝕專用地埋感應電纜,不推薦使用PVC絕緣線。
2 線圈形狀及開槽方法
線圈一般為矩形,每個線圈的4個拐角處應45度倒角避免尖角割傷電纜,4個三角區域鋸縫開槽時不可切通,否則經車輛反復碾壓該部分可能成為浮塊而造成道路損壞。
①矩形線圈線槽截面示意圖
②道路地面開槽方法俯視圖
對于交通流量參數檢測系統和測速系統,通常每個車道需布置前后2個線圈,注意2個線圈的尺寸、匝數應基本保證一致,中心距一般≥4m,否則可能影響系統測速精度。如果檢測截面需多個感應線圈,則所有線圈的尺寸和匝數也應盡量保證一致。
3 線圈施工步驟
(1)檢測域選取
根據工程項目要求選取道路檢測截面,現場選取晝夜時間段,使用預制感應線圈、數字萬用表和電感量表逐個測量檢測域內電磁干擾信號強度,如果檢測域內電磁環境符合有關指標要求,可確定此段路面為適合的檢測點;如果不符合,則需查找干擾源并處理好后方能確定。
(2)路面畫線
根據車道寬度和檢測對象要求,確定線圈規格尺寸及匝數,進行路面畫線,拐角處45度倒角,避免尖角損壞電纜護套。
(3)鋸縫開槽與清理
槽深以下線后最上層電纜距地面30mm為宜,矩形線圈線槽深度一般為50~80mm,寬度為4~6mm,由電纜直徑決定。饋線線槽須按規范走向路徑切割,寬度一般為8~12mm,略大于雙絞電纜直徑。線槽切割完成后,應去除槽內銳角、清理碎渣、烘干,保證槽底平整。
(4)鋪裝線圈電纜
從槽內自下而上逐層排線、壓實,直至完成設計總匝數,每個感應線圈(包括矩形線圈和饋線兩部分)推薦使用整根電纜,中間無接頭。如果饋線較長(超過50米)確實需要轉接時,盡可能在路邊離線圈較近的地方接線,饋線應采用截面積較大(≥1.5m㎡)的多芯銅導線雙絞而成,屏蔽雙絞線效果更好,接頭點應焊接牢固保證低阻率,并進行絕緣、防水和防腐蝕處理。
(5)饋線敷設
從矩形線圈出口點至檢測器接線端子之間的引線稱為饋線,為了保證系統的檢測性能,饋線必須經雙絞后放入線槽,提高小信號共模抑制比,每米至少絞合20次。
(6)電纜固定
線圈電纜每隔20~30cm用長2cm左右的塑料泡沫棒塞緊固定,這樣可防止電纜在填縫時凸起。
(7)線槽回填
槽內縫隙須填實并與道路結為一體,防止線圈在有車經過時產生顫動或松動,對于水泥路面可用水泥、密封膠、熱熔瀝青或環氧樹酯,而對于瀝青路面一般用密封膠或熱熔瀝青作為填縫材料。
4 線圈周長與線圈匝數參考表
5 線圈電感量參考表(饋線電感量計算方法:約為 0.72uH/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