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片玉蚌吸巨茎/虚拟男友/美国一级在线黄片/日韩色视频 - 小yoyo萝li精品社区导航

  English  |  加入收藏  |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新聞  > 基于BP神經網絡的PID控制器及仿真設計
基于BP神經網絡的PID控制器及仿真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2.07.14  瀏覽次數:

1. 引言


      PID(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作為最早實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歷史,因其具有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可靠性高、直觀性好等優(yōu)點被廣泛的應用于工業(yè)過程控制及運動控制中。常規(guī)PID控制效果的優(yōu)劣,不僅僅取決于控制系統(tǒng)模型的精確程度,還必須調整好三個參數的關系,而這種關系不一定是簡單的線性組合。實際的工業(yè)過程及運動過程往往具有時變性、變參數、變結構等不確定性及很強的非線性,精確的數學模型難以建立,此外,常規(guī)PID還有實現在線調整困難,參數間相互影響,參數整定時間長等缺點,難以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隨著控制理論的發(fā)展,將應用廣泛的PID控制器與智能控制理論相結合成為智能控制研究的新方向,神經網絡算法具有逼近任意非線性表達能力,很強的自學習能力和概括推廣能力,在解決高度非線性和不確定系統(tǒng)方面有很大的的潛能,應用神經網絡,可以從復雜的PID三個參數組合中尋求最佳的線性組合,使神經網絡和 PID本質結合。從而使得控制器具有較好的自適應性,實現參數的自動實時調節(jié),適應過程的變化,提高系統(tǒng)了的魯棒性和可靠性。


2. BP神經網絡


2.1 BP神經網絡的構成及設計


      BP神經網絡是一種具有三層或三層以上的神經網絡,包括輸入層、隱含層、輸出層,上下層之間實現全連接,而每層神經元之間無連接。當一對學習樣本提供給網絡后,神經元的激活值從輸入層經各中間層向輸出層傳播,在輸出層的各神經元獲得網絡的輸入響應。接下來,按照減少目標輸出與實際誤差的方向,從輸出層經過各中間層逐層修正各連接權值,最后回到輸入層,這種算法即BP算法。隨著這種誤差逆的傳播修正不斷進行,網絡對輸入模式響應的正確率也不斷上升。

1、BP神經網絡PID控制器結構如下圖所示: 

 

\

圖2 神經網絡控制器結構圖

      由圖可知:控制器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常規(guī)PID控制和神經網絡,其中,常規(guī)PID直接對被控對象進行閉環(huán)控制,并且其控制參數Kp、Ki、Kd為在線調整方式;神經網絡,根據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調節(jié)PID控制器的參數,以期達到某種性能指標的最優(yōu)化,使輸出層神經元的輸出對應于PID控制器的三個可調參數。通過神經網絡的自學習、加權系數的調整,使神經網絡輸出對應于某種最優(yōu)控制規(guī)律下的PID控制器參數。

2、控制算法
      神經網絡PID的控制算法[5]如下:
      (1). 確定神經網絡的結構,即確定輸入節(jié)點數和隱含層節(jié)點數,并給出各層加權系數的初值和,并選定學習速率 和慣性系數 ,令k =1;
      (2). 采樣得到r(k)和y(k),計算當前時刻誤差error(k)= r(k)-y(k);
      (3). 計算各神經網絡的輸入、輸出,其輸出層的輸出即為PID控制器的三個控制參數Kp、Ki、Kd;
      (4). 計算 PID控制器的輸出;
      (5). 進行神經網絡學習,在線調整加權系數,實現 PID控制參數的自適應調整;
      (6). 令k=k+1,返回第(1)步。

4. 仿真實例

4.1 被控對象
      設被控對象的近似數學模型為:,所選的輸入信號為一時變信號:
神經網絡的結構選擇4-5-3,學習速率為0.55,慣性系數為0.04,加權系數初始值為區(qū)間[-0.5,0.5]上的隨機數,采樣頻率為1000Hz。

4.2 仿真結果分析

      由仿真曲線可以看出,神經網絡PID穩(wěn)態(tài)誤差小,解決了常規(guī)PID超調,抖動等問題,控制精度高,實現了對控制信號幾乎相同的跟蹤,具有較好的快速性和適應性。

5. 結語


      神經網絡PID控制器實現了兩種算法本質的結合,借助于神經網絡的自學習,自組織能力,可實現PID參數的在線調整,控制器自適應性好;該算法不要求被控對象有精確的數學模型,擴大了應用范圍,控制效果良好;在合理選擇神經網絡的結構的情況下,該算法有很強的泛化能力?;谝陨蟽?yōu)點,神經網絡PID控制器具有很好的發(fā)展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