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對科技稍感興趣的朋友都知道雷達可以探測金屬物體的方位、速度。實際上,雷達測速就是利用了物理學中的多普勒原理.當目標和雷達之間存在著相對位置運動時,目標回波的頻率就會發生改變,頻率的改變量稱為多普勒頻移,經過信號處理后即可確定目標的相對徑向速度。
那么市場上經常所說的神乎其神的波段概念又是什么呢?
實際上,所說的K、Ku、Ka、X,就是測速雷達所使用的雷達波頻段,也是用無線電波頻率來定義的。以下附一個頻率對照表:
X波段:10.500-10.550GHz9.850-9.950GHz
K波段:24.050-24.250GHz
Ka波段:33.400-36.000GHz
Ku波段:13.450-13.500GHz
至于經常所說的 L波段,(激光測速),實際上是一組800-1100nm波長的紅外線。
以上所說的頻段,就是雷達測速產品的“準行業標準”,一般用于交通測速的雷達通常都使用以上頻段中的無線電波進行工作。
對于大眾來說,這本不是什么秘密,但當市場上某些經銷雷達探測器的商家談到這些諸如“波段”“頻率”“波長”“激光”之類字眼時,總是把語調壓得低低的,顯得十分神秘,仿佛在向你介紹非法產品一般,而實際上,他們甚至并不懂得所說的這些“高科技”字眼到底是什么意思。